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作为广西第三大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4、D3乘车返回桂林(行车时间约90分钟)乘车幻踔佐曝返回桂林(行车时间约90分钟)上午:早餐后游览被国际岩溶专家评为启耸笔轲世界溶洞奇观的银子岩(约90分钟),游览有“洞中九寨”之称“桂林山水第一湾”荔江湾(约60分钟)。下午:乘车返回桂林,途中参观侗家古村寨观光村。游览桂林历史文化的渊源地——虞山公园(约60分钟),园内流泉飞瀑,充满现代气息。游览桂林环城水系一江四湖(约80分钟):一江指漓江——乘船游览桂林城徽的象鼻山、漓江的守护神伏波山、桂林江山汇景之地叠彩山等桂林市内十大名山,四湖是指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两岸芳草缤纷,座座新桥,景趣相融,楼亭台榭,错落有致体验“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格局,榕湖春晓,古南门、古榕、黄庭坚系舟处等美景。晚上:晚餐后欣赏与"印象刘三姐"同创桂林演艺辉煌的大型演出"梦幻漓江",梦幻漓江的舞台音响、灯光不仅是中国第一流的,在亚洲也为绝无仅有,让你“看了终身难忘,不看终身遗憾”。

4、芦笛岩 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投蹯笳瘗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现并开发后,如今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旅游热点。芦笛岩的景观精致美观、珠联壁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好似象牙雕刻,又象黄杨木雕,美观异常,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
5、独秀峰 位于市中心的古王城里,它得名于南北朝诗人颜延之的“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它孤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被赞誉为“南天一柱”,与叠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于市内。从正面看,独秀峰巍峨端庄;从侧面看,却峭拔挺秀。在朝阳和晚霞的照耀下,它好像披上紫袍金带的王者,所以又称为紫金山。山的西麓有一条蜿曲而上,共306级的石磴道,直通峰顶。山道转折形成乐山、探奇、瞻云之景,其间还有“螺磴穿云”、“昆仑天柱立”等题刻。从峰顶极目,全城秀色,尽收眼底。独秀峰在古代就是桂林著名的风景点,被称作“独秀奇峰”。
6、杨堤风光 在漓江西岸的鸳鸯滩下,距桂林约46公里锟侯希哇处。杨堤村后有一山,它的两个山峰像一对倒挂的羊蹄,杨堤谐音,用作村名。村北有金鸡山,像一只啄米的雄鸡。村东有白虎山,瀑布直泻而下,银珠洒满一江,有“金鸡啄白米”之说。江中有两个沙洲像鸳鸯戏水,名鸳鸯滩,滩下有锣鼓石。杨堤两岸翠竹成林,连成十里的绿色翠屏,摇曳在青山、秀水、飞瀑、浅滩之间,给人以清幽、宁静、详和、致远之感。枯水期间,杨堤是江游的起点,万头钻动,热气腾腾,静与动奇妙地融汇在一起。从冠岩到杨堤五公里之间,有诸如鸯滩/闹滩、双全滩、锣鼓滩等七个浅滩,汇成了“锣鼓双全闹鸯”的交响曲。
7、象鼻山象鼻山又称象山,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海拔200米,高出江面猱蝰逾鸾50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占地1.3万平方米。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构成,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临江汲水,因而得名。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象山记》中说:“粤西之奇以山,粤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对之象山,则又其奇之甚焉者。”象山的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象鼻山素以粤西奇山著称,山水岩洞而外,题刻多且珍贵,还是古来兵家战略要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洞名曰“水月洞”。距今约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干象鼻与象眼之间东西通透的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宋代蓟北处士《水月洞》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笼,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人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象山的水月与隔江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象山山腰有一岩洞名曰“象眼岩”,是一个南北两侧互相贯通的山洞,高约2米,宽5米~10米,长52.8米,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因位置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象眼岩南北两洞,是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巨象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对象服而显得更加神采奕奕。出象眼岩曲折而上,至象山之巅。山势孤拔陡峭,山岩鳞峋,崖间藤蔓缠绕,山榕依依,山顶树木成荫,小道迂回;绿树丛中,一座喇嘛式实心传塔耸立平岩石之上,即为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在象山西南麓有一寺名曰“云峰寺”,相传此处原为唐代温灵庙旧址。为了祀奉方信儒和范成大,明代建成“范方祠”。这两位宋代的诗人学者曾先后在桂林做官。范成大于1173年出任静江(桂林)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史,任职两年,其间他游遍桂林的山、水、洞,写下了广西第一部风物志《桂梅虞衡志》,并感叹:“余尝评往山之奇,当为天下第一。”方信德于宋嘉定七年(121年)曾在此定居,并建一书斋“云崖轩”,成为当时桂林文人重要聚会场所。如今的寺宇为1979年改建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两层.三进、五开门,弧形山墙,朱红包住梁和窗棂,碧绿色琉璃瓦。“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汲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景,白日相看不厌多”。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被视为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令世人叹为观止。

2、罗汉果,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
3、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

7、马蹄、禾花鱼、腐竹、灵川狗肉、恭城月柿、全州湘山酒等名优土特产。
武汉到桂林旅游注意事项
1、漓江!一定注意要是大漓江,可跟团,可自助,不要轻信拉客的。没有保障,并且缩水。
2、不要在阳朔西街购物,宰你没商量,喜欢民间工艺品的可在市区乘车到瓦窑旅游批发市场或者步行街夜市,注意侃价!
3、20元人民币背景的桂林漓江景色是在兴坪一段。不要弄错了。那一段风景最美!
4、市区就是两江四湖和几个公园可以一去。
5、梯田、瀑布、冠岩可以去下,有温泉可以泡下
6、住旅馆,可以选择学校附近,较便宜,大概15到50左右。电脑房307、购物记得索要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