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行驶时应尽量避免撞击路面上的障碍物,因为轮胎如果撞击坑洞或其他障碍物,会使轮胎挤压变形,容易使轮胎形成鼓包,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轮胎胎侧破裂或突然泄气。日常行车如果不能避免,就应该减速行驶,减少撞击时对轮胎产生的冲击力,有效保护轮胎。
2、由于轮胎是橡胶制品,所以日常用车时需要注意,不能和油、酸、碳氢化合物等化学物品接触,慎防这些物品会对轮胎造成腐蚀、变形等情况。另外,日常停车可尽量选择阴凉处,因为阳光直射也会造成轮胎过早老化。
3、应每月一次使用胎压检测仪器检查胎压。检测胎压时也是有技巧的,否则会导致胎压计读数不准确,影响胎压值的判断。首先是必须在轮胎完全冷却时检查。因为冷胎、热胎的气压可能相差0.4帕。另外如果气压减少过快,要及时查明原因,查看是否有如扎钉、割破、气门嘴橡胶老化、开裂等。长途行车或高速行驶时一定要检查气压,当然也不能忘记检测备胎的胎压。可自备胎压检测工具,胎压表或者自带胎压表的轮胎打气泵都是非常必要的。随车配置风劲霸的轮胎打气泵LG500S,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检测胎压,还可以在轮胎出现漏气亏气、胎压异常时进行处理,保证胎压正常,减少油耗,延长轮胎寿命,避免行车路上发生安全隐患。
4、正确认识轮胎的磨耗情况。一般来说假如车子没有问题,轮胎的磨损就应该是均匀的,如果发现轮胎的磨损并不均匀,那可能存在异常。轮胎的中心部分出现磨损可能是因为充气量过大造成的;而轮胎两边磨损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充气量不足,或长期超负荷行驶。轮胎磨损到磨耗标记处,就必须及时更换轮胎,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5、重视四轮定位。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应该根据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的知道进行轮胎的换位。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应在6000km时进行换位。